-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苏州纳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
李女士
- Contact:
Ms. Li
- 手机:
18970647474(同微信)
- Mobile Phone:
+86-18970647474
(WeChat ID)
- 邮箱:
- E-mail:
2497636860@qq.com
- 技术联系人:
徐先生
- Technical Contact:
Mr. Xu
- 手机:
15607960267(同微信)
- Mobile Phone:
+86-15607960267
(WeChat ID)
- 邮箱:
- E-mail:
nanopure@qq.com
- 办公室地址:
苏州市相城区聚茂街185号D栋11层1102
- Office Address:
D-1102, 185, Jumao Street, Xiangcheng, Suzhou, Jiansu, China
- 工厂地址: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Plant Address:
Jinggang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 an 343000, Jiangxi, China
中国立方氮化硼工业发展五十年
信息来源:本站 | 发布日期: 2018-06-12 14:59:48 | 浏览量:1176072
立方氮化硼(CBN)是典型的Ⅲ-Ⅴ族化合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无机晶体材料,在自然界不存在原生矿。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温托夫(R.H.wentorf)以六方氮化硼为原料、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及其氮化物为触媒在静态超高压高温条件下合成出世界第一颗CBN晶体。它具有闪锌矿结构…
目前在工程材料方面,CBN主要用做超级磨料,是加工各种钢材、铸铁、镍基、钴基合金的首选材料,尤其在现代精密加工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精密机械、微电子等精密工业方面,成为实现高效率、超精密、节约能源和操作自动化不可或缺的材料;其次在功能材料方面,CBN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做成耐高温的CBN-PN结和发光二极管,可做极好的抗氧化涂层和光学窗口材料等,CBN晶体还是光谱适用范围很宽的电光晶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成CBN晶体的方法主要有:高温高压触媒法、高温高压直接相转变法、高温高压温度梯度法、水热合成法、气相法。以上方法中常用的是触媒法和温度梯度法,气相法主要用于薄膜生长。目前高温高压触媒法是占据绝对优势的CBN工业合成方法。
第一节 蓄势待发 一朝腾飞
第一颗CBN在美国制造成功后,到1960年代,前苏联、德国、日本、英国相继合成出各国的第一颗CBN。我国在合成出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基础上,三磨所卢飞雄等开展了CBN的高压合成研究,于1966年11月,在61型两面顶压机上合成出了中国第一颗立方氮化硼。
20世纪80年代,日本精密制造加工技术的发展确立了大量使用CBN工具的共识,并全力发展CBN的应用技术。这种前瞻性的工作使日本精密制造工业技术水平赶上甚至超过美国。自1980年代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都把CBN作为达到高效率、节约能源、超精密和操作自动化等目的的重要材料加以发展。CBN发展十分迅速,产量每年增长率在15%以上,销售增长几乎与之同步。
近五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我国立方氮化硼不断发展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量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现已成为世界立方氮化硼生产的大国并正在成为强国。
一、从无到有,缓慢发展
从1966年至1980年代中期大约20年,是缓慢发展期。
1966年立方氮化硼在我国问世后,由于当时技术稳定性限制、加之基础工业薄弱,机械工业落后,工业需求不如金刚石那么迫切。到1970年也仅在部分刀具的加工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用于立方氮化硼触媒合成材料仅有单一的金属镁,合成技术和生产发展非常缓慢,只能生产一种灰黑色、晶型差如“煤渣”状的I型产品;合成腔体小,最大腔体直径只有Φ14mm;产量低、合成稳定性差。从事CBN试验及生产也仅有寥寥几个国营单位,如三磨所、第六砂轮厂、第二砂轮厂等。直到1980年,10年间全国立方氮化硼总产量才仅为60余万克拉,产量及应用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1983年第六砂轮厂立方氮化硼CBN-Ⅰ型单次产量达2.4克拉以上,150#以粗比例达64%以上,80#抗压强度达到2 kg /cm2以上,为我国生产CBN微粉、CBN刀具、CBN磨具提供了优质原料,给行业的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研究活跃 成果频出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大约10年。
进入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微电子等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立方氮化硼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外技术交流开始活跃,与日本、美国、前苏联等技术交流频繁。
1983年日本国立无机材质研究所福长修来三磨所访问,作了立方氮化硼合成的技术讲座及交流,对新型化合物触媒、如何合成好的立方氮化硼晶体等内容做了专题讲解。
1987年同为无机材质研究所的远腾忠来到三磨所作立方氮化硼合成技术报告,指出合成高品级的立方氮化硼必须用高纯度的复合触媒如Mg3B2N4、Ca3B2N4、Sr3B2N4、Ba3B2N4等,并在铰链式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合成试验。对我国的研究启发很大。
三磨所、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几个骨干科研单位,开始重视和加大对立方氮化硼合成技术研究的投入。通过对原材料、触媒及合成技术等进行开发研究,采用新的触媒陆续取得进展,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合成出各种色泽的高品级立方氮化硼,并逐渐由实验室向小批量中试过渡。
在这期间出现了一批强有力的代表性研究团队:
三磨所王光祖教授等的研究团队。王光祖教授指导研究生张相法开展了六方氮化硼性能对立方氮化硼合成影响的系统研究、研制新型氮硼化物触媒、合成琥珀色、黑色等品种的立方氮化硼。1991年和1993年王光祖教授、张相法研究生等,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高压学术讨论会上报告了包括:《六方氮化硼结晶度对立方氮化硼合成的影响》、《Mg-BN系中B2O3对CBN晶体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几种典型HBN的性能特点》、《高温高压下水白色CBN晶体的合成》、《高压高温下HBN的再结晶》等的研究成果;还有徐国泰高级工程师、刘祥慧工程师的生产及科研团队,开展镁基多元合金触媒的研究,1989年12月优质CBN合成系统工艺通过机械部科技成果鉴定,黑色Ⅱ型CBN投入生产。
吉林大学张铁臣教授、马文俊讲师等的研究团队。在1991年和1993年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高压学术研讨会上集中报告了,包括:《不同颜色立方氮化硼的合成及耐热性的研究》、《大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六角氮化硼的氧化特性对立方氮化硼合成的影响》、《立方氮化硼合成中的金属膜》、《Me-B-N(Me=Mg、Ca)体系中CBN的生长机制》、《MgO对使用Mg系触媒合成CBN的影响》、《Mg-B-N系中毫米级单晶的合成》、《高压合成CBN的颜色》、《提高立方氮化硼产量的一种新的组装方式》等论文及研究成果。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闫学伟研究员、崔硕景研究员等的研究团队。1988年发表了《高压合成立方氮化硼的新触媒材料》的论文,这是国内第一篇有关合成立方氮化硼用新触媒材料Mg3B2N4及Ca3B2N4的论文,其后续研究成果及样品在庐山全国立方氮化硼行业研讨会和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高压学术研讨会上发布,包括:《高压高温下HBN-CBN转化行为的研究》、《立方氮化硼的振动光谱与反射光谱的研究》、《立方氮化硼高压合成腔体中压力和温度的分布、动态过程及其对产物影响的研究》、《乳白色立方氮化硼的高压合成》等研究成果。
此外,北京燕郊超硬材料研究所李湘瑶等,也在从事着琥珀色CBN的合成研究,在产品开发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工作。
1990年代初王光祖教授和时任郑州二七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吴志英连续召集、组织了郑州、重庆--三峡及庐山等三次全国立方氮化硼行业研讨会,上述研究单位以及上海硅酸盐所、长沙矿院、第二砂轮厂、第六砂轮厂、苏州砂轮厂、上海砂轮厂等的专家和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展示了琥珀色样品,会议纪要称“吉林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三磨所首先合成出了琥珀色CBN单晶,结束了立方氮化硼产品单一、长期徘徊不前的状态,使立方氮化硼的研究和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至此,我国已掌握先进的新型硼氮化物触媒及多元合金触媒技术,能够合成除了黑色I型、Ⅱ型CBN产品外琥珀色、淡黄色、浅白色及棕色CBN晶体。
1991年~1993年,为了帮助读者对国外立方氮化硼及其多晶的研究内容、水平及发展动态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应《磨料磨具与磨削》杂志主编卫凤午约请,王光祖撰写了“国外立方氮化硼研制技术”,连载12集,共约6万字。
由张铁臣、邹广田写的《立方氮化硼》(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和由王光祖、李刚、张相法编著的《立方氮化硼合成与应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获河南科技出版二等奖)和连载的发表,对促进我国立方氮化硼科研、生产的技术进步所彰显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 市场需求 规模生产
这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是中国CBN大发展时期。
有了好的技术成果,那么向生产转化就是必然的选择。由于生产成本高,市场未得到充分开发,导致1994年三磨所欲在郑州高新区建立CBN生产基地、长春应化所与一汽传动轴厂等的合作和吉林大学与深圳深达超硬材料公司合作生产CBN均未能付诸实施。
虽然CBN生产年产量从1985年的10万克拉到1990年的50多万克拉、1995上升到120多万克拉,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但市场及应用却没有推开。价格方面,1990年琥珀色CBN价格在10元/克拉以上,普通1型黑色CBN价格3-4元/克拉,高价格也阻碍了CBN的推广应用。
上世纪90年代末,金刚石压机大型化发展同样体现在CBN生产技术方面。大腔体降低了制造成本,加上六方氮化硼原料价格降低,CBN价格下降。张相法、张奎等研发了Φ25mm腔体高韧性CBN的合成技术,并在在河南黄河集团公司投入生产,单产达到12克拉以上,产品以较好的性价比出口到日本市场。
进入21世纪,六面顶压机的大型化和自动化,对六方氮化硼及触媒的深入研究,合成工艺技术的逐渐完善,立方氮化硼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工业、航天航空工业的高速发展,日益强劲的市场需求也为立方氮化硼大发展起到了强力拉动的作用。CBN产量出现高速增长,连续多年年增长率达到100%,2002年全国CBN年产量已突破1亿克拉。
CBN生产的专业公司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南省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88年建立的武陟县超硬材料厂),由三磨所技术转让开始生产CBN,1995年迁往郑州高新区,是我国新一轮CBN发展大潮中涌现的较早的CBN专业生产企业。该公司凭借其出色的经营能力,以很高的性价比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其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寻求代加工扩充产能,现在年产量超过1亿克拉。郑州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2000年由张奎等和中南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该公司成熟的技术与老军工厂扎实的经营风格相结合,从2001年进入市场开始了一年一个台阶的发展历程,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年产量已超1亿克拉。此外河南飞孟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郑州沈发超硬材料公司等分别具有一定规模的CBN产能。
第二节 强劲发展 大国梦圆
一、产量领先 优势明显
进入21世纪,我国CBN产量增长迅速,从2002年产1亿克拉,到2005年2亿克拉,到2010年3亿克拉,我国CBN发展步入良性轨道,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统计,2012年我国CBN产量为3.8亿克拉,占全球总产量的60%。90%以上的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郑州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河南飞孟三家公司。
-
2025-04-21 08:36:03
全文速览六方氮化硼(hBN)因其含有多种室温下存在的高亮度单光子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发射光谱的不确定性以及缺乏关于原子缺陷结构的信息,对于探索…
-
2025-04-14 08:41:20
美国范德堡大学Piran R. Kidambi发表了题为“Scalable Bottom-Up Synthesis of Nanoporous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BN) for Large-Area Atomicall…
-
2025-04-06 10:11:54
应对空气污染与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控制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及地…
-
2025-03-28 08:15:47
增材制造(AM)技术以其可设计性强、近净成型等优点,在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DRTMCs)等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属AM技术主要分为粉床熔融…
-
2025-03-19 10:26:51
六方氮化硼(hBN)是重要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类石墨烯层状结构和独特的光电特性,在深紫外发光器件和探测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早在2007年,科…
-
2025-03-13 12:41:10
【DT新材料】获悉,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